如何判断院校上岸难度?学霸用这7个指标!考研时院校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工程,学校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自己的上岸结果。 不过,很多小伙伴儿们都不知道从哪些角度来筛选院校,不知道如何下手。 下面,小编给大家总结了几个方面,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,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院校。 1、学校名气 一般学校名气比较大的难度会高,尤其是985院校,即便是985院校的不突出专业,985院校的光环也会吸引好多人报考。 比如南开大学的新闻学专业,该专业在新闻学中并不算最突出的,并且这个专业所属的院系是文学院,并没有新闻传播学院,但是每年报考南开大学新闻学专业的人还是非常多。 除了985名校的名气,还有专业性强的院校报考对应专业的难度同样很高。比如想要报考财经类专业的考生,即便是双非类财经类院校的也是有难度的。 2、专业热门度 工商管理、会计、法律硕士(非法学)、金融、公共管理等专业由于就业前景很好,所以成为了非常热门的专业,这些热门专业直接影响到报考的难度。 如果你选择的院校是这一领域的专业院校,那么难度则会更大。 像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学,尽管中央财经大学是211院校,但是每年报考该学校的人非常多,因此竞争很激烈。 因为在财经类专业中,中央财经大学的实力非常强,就业前景好。 3、报录比 报录比就是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。报考人数是一个比较关键的信息,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。 报名人数,大部分高校只会公布报名总数,并不会具体到某一专业。你可以通过学长、学姐来了解一些大致信息。 实际录取人数这个也很重要,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,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,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。 一般院校每年都有一些扩招现象,所以在报考时可以特意关注那些扩招的院校与专业。 4、推免人数 一般推免人数在招生计划人数的表格里会写到,好的院校,推免生的数量可能会占到计划招生人数的一半以上,尤其是名校,它们更相信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。 所以同学们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推免生的数量,如果过多,报名可就要谨慎了。 5、复试分数线 要注意的是,复试线有校线和院线的区别。有的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,各个学院的院线可能不一样。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。 所以,查找复试线的时候不要混淆校线和院线的区别。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,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。同学校专业课试题难度差异太大。 6、复试比例 复试比是指,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。 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:1.2,这就意味着,如果录取10人,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,有两个同学注定要当炮灰。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:1.5,甚至1:2。 复试比例如果偏高,就能说明两个问题: 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; 复试竞争激烈、风险更大。 7、考研最终成绩计算方式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,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。 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%;有的是初试、复试各占50%;有的学校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30%、甚至20%。 在对比不同学校考研难度的时候,还要横向考虑专业课试题难易度的差异,还有些学校不公开试题试卷,所以还要多方权衡。 希望同学们都能顺利判断出自己要报考院校的难度,同时,小编也要告诉大家,院校上岸的难度,其实和自己的努力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。 只要你付出努力,一般的院校,在你面前都不是问题。加油吧!趁着暑假,加紧复习! 注:文章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参考。 |